全省蔬菜播种面积由1092万亩增长到1200万亩,总产量由1800万吨增长到1920万吨,人均年占有量由400公斤上升到426公斤;设施蔬菜面积由50万亩增长到120万亩,在全国的排位由20位上升到12位、在南方省份中处于领先位置……2019年至2021年,我省蔬菜产业实现了“年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目标。2022年,我省计划再增加3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任务的43.9%。 蔬菜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好“菜园子”,对于我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江西蔬菜产业的“三年大变样”是怎么实现的?日前,本报深入吉安、赣州等地进行探访。 转变思路+创新模式,产量上得去 我省是农业大省,但蔬菜产业规模偏小、结构不优、设施不新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破题? 省政府持续推动“菜八条”落实落地,省财政连续3年安排资金1亿元支持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赣州、抚州、吉安、上饶、九江等地先后出台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宁都、信丰、兴国、永丰、高安、崇仁等一批设施蔬菜重点县(市)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为我省蔬菜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与此同时,我省也清醒地认识到,蔬菜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子,很有可能会造成供销不畅、菜贱伤农等不利局面。 创模式、育主体,激发蔬菜产业发展活力,成为江西的选择。 市场趋于相对饱和,我省探索推广“春提前”“秋延后”“越冬长茬”“越夏茬”等茬口模式,发展错季菜;菜农的前期投入不足,我省探索出由农户自筹资金建设蔬菜大棚变为由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融资开发建设,大棚产权为国有资产,有偿租赁给农户经营的模式;种植面积不足,各地积极探索,宁都把蔬菜大棚建在低丘缓坡地上,推动“设施蔬菜上山”,崇仁利用冬闲田、荒地等发展露天蔬菜,解决粮菜争地问题……直面短板,我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蔬菜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目前,全省共培育省级蔬菜龙头企业93家,合作社2200余家,职业菜农近2万户,职业菜农已成为当前蔬菜生产的主力军。 科学种植+种业振兴,品质有保障 我省蔬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紧紧抓住“品质”这个牛鼻子,提升蔬菜产业发展质量。如何提升品质?作为我省蔬菜大县的永丰,把目光盯紧农业数字化。 在永丰县佐盛农业生产基地,技术人员告诉,基地集成双层大棚、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基质穴盘育苗、高温闷棚等新技术,依托智慧农业平台精准管理,大棚种植的蔬菜可以实现全年不断档,并实现全程的绿色化、标准化。目前,该基地6个农产品获得绿色认证,并于2021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而在永丰,像佐盛这样的智能化蔬菜基地已经达到50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