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普通的油条摊到众人皆知的“抗癌厨房”,全国道德模范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在这片狭窄的空间内传递出浓浓温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家属提供锅碗瓢盆、炉灶煤火,让病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全年365天的忙碌无休、执着坚守,源自他们内心的善良。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感知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并与他们“牵手守望”,始于一次偶然的询问。 万佐成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个场景:一天早上,夫妻俩炸完油条后,炉火还挺旺。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推着自行车朝油条摊走来,车上坐着一名十来岁已被截肢的孩子。“老板,你们炉子里面剩下的火,可不可以给我们炒个菜,我给点钱给你。孩子得了骨癌在医院治病,就想吃妈妈做的菜。”带着哽咽的请求,让万佐成听得鼻子发酸。他二话不说,连忙腾出炉灶,拿出铁锅和调味品:“你们来炒,反正是多余的火,不要钱!” 正是这炉“多余的火”,让万佐成夫妇意识到,可以为那些正遭遇癌症侵袭的家庭做些什么。他们对初次结识的一家三口说:“以后你们只要想炒菜,就来这里吧,米饭我们每天也都会做。从今天开始,这里就是你们在南昌的家。” 没过多久,万佐成夫妇油条摊这炉“多余的火”,便在肿瘤医院的病人家属间传开了。 在病人家属的口口相传中,“抗癌病房”的名号越来越响。从医院过来炒菜的,除过年过节时人数较少外,其余时间几乎是从天亮到天黑,炉子里面的火就没灭过。“空间有限,很多时候大家需要排队。遇到家属赶时间,我们也帮着一起炒。”既出设备又出人工,已经成为万佐成夫妇的常态。 为给这个大家临时的“家”营造良好氛围和便捷环境,万佐成夫妇付出了多少努力和牺牲,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凌晨3时起床生火,晚上10时大扫除,每晚睡五个小时左右……每天中午,当最后一名做午饭的炒菜人离开后,万佐成便开始清洗所有锅具,熊庚香则负责打扫现场。看准人员少了一些,他们才简单弄一些饭菜垫饱肚子。下午3点吃午饭、晚上9点吃晚饭,都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吃这些苦没什么,能帮到他人我们就很开心。”对于众人的称赞,万佐成夫妇总是这样说。万佐成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大家、温暖了社会。对患者及家属而言,这对善良的夫妇是值得铭记、感恩的人。很多人在离开医院的时候,都会专门来到“抗癌厨房”,跟万佐成夫妇致谢道别。许多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他们日后有机会去他们家乡做客。一年年春来秋去,墙壁上已经写满了笔迹不一的电话号码。 坚守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相当艰难。即使在大年初一,万佐成夫妇也只是在女儿家呆了一个小时,吃完午饭便匆匆赶回来。曾经有一名义工过来帮忙,做事也非常踏实,也准备长期扎下根来,但与老两口交心时,这名义工坦言:“没有节假日,没有一天休息,我恐怕做不到。” |